来源:基层医师公社专栏作家:吴金华
全科医生可到三甲医院坐诊,基层医生实现「逆向流动」!
近日,央广网报导:在宁波市,一些社区全科医生通过选拔后,也可以到三甲医院「多点执业」,这种全新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医生的执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受到欢迎。
据了解这是宁波市第一医院在国内首创的基层全科医师到三甲医院坐诊的一种有益探索。该办法已经实施了好几年,效果不错。
今年宁波第一院更是面向整个宁波市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发出征召令,希望吸引到基层优秀的全科医师到三甲大医院坐诊。消息一出,基层医生叫好者有之、吐槽者有之,更多的是围观、议论。
笔者认为,宁波第一医院的做法最起码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全科医生可以甩开袖子加油干了!
当前,基层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能力不高、医疗设备设施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基层全科医师的业务能力大受影响。
在一个水平较差的医疗机构内,即使是经过三年规培学得不少技术,回到基层也会因为基层整个团队的跟不上而无法顺利开展相关工作。现在有这种机制的建立,对基层全科医生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在三甲医院坐诊前,三甲医院会对相关全科医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熟悉三甲医院的诊治流程、熟练使用三甲医院的信息化平台等。
在三甲医院坐诊中,以前在基层不能做的检查现在都能够开展,使得全科医师也能够对新技术、新设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按照检查结果及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处理。
还有一个好处是再也不用担心处方开不出药物了。受限于基层有关制约,许多药物在基层是没有办法採购使用的,而三甲医院不受这个限制。
在三甲医院坐诊中,遇到急危重病患,不像基层一样一推了之,可以有强大的医疗团队的支持,非常有利于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危急重初步救治能力。
这样一来,全科医师看病时有相关检查支持、治疗时有药物使用、必要时有团队支援。
三甲医院坐诊肯定不同于基层医院简单的配药、体检,三甲医院的坐诊经历会让全科医生的诊治思维和诊疗能力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而这对基层全科医师和基层医疗机构来说都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提升了全科医生的医疗业务能力,还会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发展。
开创一条双向转珍的新路径
全科医师到三甲医院坐诊还有一个好处是:为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甲医院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转诊的新路径。
现在的基层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珍基本上是有形而无质。大部分是纸面上的制度,实际上基层全科医师在转诊上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到大医院去看吧」,一句话就把病人打发了。
这不怪全科医师,你要转诊到上级医院去,你必须对上级医院熟悉呀,否则人家上级医院自己都忙的一塌煳涂,哪有空来理你!
而全科医师在三甲医院坐诊,无疑让基层医生在开展转诊工作方面具备了非常大的优势,这一点不用细说,大家都能够理解!
全科医师把自己在基层看不了的病人转到三甲医院,病人在三甲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又可以回到基层医疗机构由全科医生接收负责。
假以时日,一定会逐渐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双向转诊机制。双向转诊机制逐步成熟后,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也就会慢慢成熟起来。
开拓一条基层全科医师多点执业新模式
医改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医务人员的活力,医生自由执业是发展方向。但是在目前还不具备自由执业的环境下,多点执业无疑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过渡办法。
然而多点执业大多针对等级医院的医生,对基层全科医师并没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宁波这种基层全科医师到三甲医院执业,无疑是一种创新。既能够提高全科医生业务能力,又能促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还给基层全科医师带来一种全新的执业体验,让基层全科医师看到了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这对于注重业务能力的基层全科医师们无疑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也许这将开启基层全科医师执业的新模式,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